大连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,如何保证苗木的成活率?
发布日期:2025-03-19 00:00 来源:http://www.dlhuamu.cn 点击:
园林绿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,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,促进了居民的身心健康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,应更加重视园林绿化的作用,通过科学规划、合理设计、精细管理,打造出更加宜居、生态、美丽的城市环境。同时,园林绿化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,只有人人关注、人人参与,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建设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。
考虑园林的功能和用途来选择植物。如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,要选择树干通直、树冠整齐、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,如法桐、栾树等,以起到遮荫、美化和净化空气的作用;在庭院中种植花卉和灌木,可选择月季、牡丹、丁香等,以营造温馨、美观的居住环境。
选苗
挑选优质苗木:优先选择根系发达、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、冠形饱满、木质化程度高的苗木。对于一些特定的苗木品种,如松柏类,要注意其是否有偏冠现象。
考虑本地适应性:尽量选用本地苗木,因为本地苗木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、土壤等自然条件,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,能更快地在新环境中扎根生长。如果必须使用外地苗木,要选择经过驯化的品种,并了解其原产地的生长环境,确保与施工地环境相似。
起苗与运输
规范起苗:起苗时间选择在苗木休眠期,如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。起苗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,带土球起苗时,土球直径一般为苗木地径的8-10倍,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/3左右。对于裸根苗木,要尽量多保留根系,并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,剪去劈裂根、过长根等。
妥善包装与运输:起苗后及时对苗木进行包装,防止土球松散和根系失水。运输过程中,要注意保持苗木的湿度和通风,避免苗木受到挤压、风吹和日晒。可在车厢内铺垫草帘等柔软物,将苗木分层码放,并适当喷水保湿。
苗木修剪
疏枝与短截:种植前对苗木进行修剪,减少苗木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。疏除病枝、枯枝、过密枝、徒长枝等,对一些生长过旺的枝条进行短截,控制苗木的生长势。对于一些阔叶树,可适当疏剪部分叶片,保留叶片数量一般为原来的1/3-1/2。
特殊苗木处理:对于一些萌芽力强的苗木,如柳树、法桐等,可进行重剪,只保留主干和部分主枝;对于一些常绿针叶树,如松树、柏树等,一般只进行适当的疏枝,避免过度修剪影响其美观和生长。
种植穴准备
合理挖掘:种植穴应根据苗木根系和土球大小进行挖掘,种植穴的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30-40厘米,深度比土球高度深20-30厘米。种植穴的底部应平整,无石块、瓦砾等杂物,若土壤质地较差,可进行换土或改良处理。
土壤改良:检测种植穴内土壤的酸碱度、肥力等指标,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进行改良。如酸性土壤可添加石灰提高 pH 值,碱性土壤可施用硫磺粉降低pH值,同时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、腐叶土、珍珠岩等,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。
苗木定植
正确定植:将苗木放入种植穴中,使其根系舒展,然后填土。填土至一半时,轻轻提苗,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,再继续填土并分层踏实。种植深度应与苗木根颈或土球表面持平,避免过深导致根系缺氧腐烂,或过浅导致苗木倒伏。
浇定根水:苗木定植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,定根水要浇透,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。一般乔木每株浇水100-200千克,灌木每株浇水20-50千克。之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,适时进行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。
后期养护管理
施肥管理: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,适时进行施肥。春季和秋季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,可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,促进苗木生长;夏季高温时,应减少施肥量,避免烧苗;冬季苗木休眠期,一般不施肥。施肥时应注意薄肥勤施,避免浓肥烧根。
病虫害防治: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,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。采用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,如利用天敌防治害虫、设置诱虫灯捕杀害虫、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等。同时,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,避免对环境和苗木造成伤害。
园林绿化设计应以生态保护为核心,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、土壤条件的植物,避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,防止生态入侵。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,注重功能性和舒适性。合理规划绿地空间,设置步行道、休息区、运动设施等,满足不同年龄段、不同群体的需求。
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。加强植物检疫,防止病虫害的传入和扩散;定期巡查,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,采用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,如利用天敌昆虫、悬挂诱虫灯、喷洒农药等。